Dienstag, 17. April 2012

次序颠倒的人民币国际化

现在中国政府一方面通过贸易结算大力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另一方面积极推进汇率改革。这种策略正确吗?

去年6月,社科院研究员张斌撰文(原文)指出: 政府把次序颠倒了。应该先改汇率,才能成就人民币国际化。他认为,在汇改之前就大力推进人民币贸易结算给中国货币当局带来了巨大损失。由于货币当局自身不创造收入,这些损失最终要靠纳税人还账。

让我们看一下货币当局的损失从何而来。

2010年至今,人民币贸易结算总额超过1万亿人民币,其中主体部分是进口贸易结算。进口贸易结算,是指内地企业用人民币替代美元支付进口,根据多方面的研究报告和调查,人民币贸易结算的80%-90%是进口贸易结算,以此推算,内地企业用人民币替代美元支付进口的金额大概8000亿-9000亿人民币。

企业用人民币替代美元支付进口,相应减少了外汇市场上的外汇需求,进一步放大了外汇市场原本就供大于求的格局。货币当局出于稳定汇率的需要,不得不更多地购买外汇。按照1美元=6.5人民币计算,用人民币替代美元支付进口的8000亿-9000亿人民币等价于1230亿-1384亿美元。货币当局被迫购入这增加的外汇资产。

与此同时,目前境外人民币缺少畅通的渠道进入大陆,主要是通过结算银行汇集境外的人民币存款,并转存到中国人民银行,这意味着央行负债的增加。

于是在整个过程中,央行不仅增加了1230-1384亿美元外汇资产,同时增加了8000亿-9000亿人民币负债。假定央行主要用美元外汇资产购买一年期美元国债,过去一年半的平均收益率大概是0.3%;央行支付给结算银行存放在人民银行的利率,2011年4月之前是0.99%,之后是0.72%;再考虑自2010年中期至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从1:6.8升至1:6.5,升值4.4%。货币当局蒙受了利差和人民币升值的双重财务损失。

反过来,如果在出口贸易中使用人民币替代美元,就不仅能够减少货币当局外汇资产的增长,同时还能减少境外在人民银行的存款,对以上结果会起到一定的调整作用。但同时,来自境外的人民币存款中,大约有10%不是存放在央行,而是通过购买内地债券、内地企业在境外IPO和发行债券以及直接投资等形式回流。这些资金最终会进入国内商业银行,并在商业银行的货币扩张过程中以准备金的形式存入央行,因此央行最终还是要为这些准备金支付利息。

但损失到此还没有结束。境外人民币如果绝大部分回流到央行——这也是当前的主要模式——尚且不会对国内货币供给带来大的冲击。但如果随着回流渠道的增加——这也正是当前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呼声最高的领域——越来越多的货币流入内地金融体系,这些资金最终会加入到国内商业银行的货币放大过程,增加广义货币供给。如果央行对这部分新增压力不对冲,将加大国内物价和资产价格上升压力;如果对冲,又会产生新的财务成本,也就是支付给新增央票或者准备金的利息。

Keine Kommentare:

Kommentar veröffentlichen